(广科大新闻网讯)为加快构建学校“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2024年9月27日—2024年9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带队赴交流学习前往广东省钢铁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乳源基地韶关精一钢业有限公司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指导老师:霍廷菊、胡骄平、董英华
学生:洪吉铃、何晋毅、姜欣怡、薛惠欢
韶钢作为广东省重要钢铁企业,从1966年建厂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 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韶钢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持续为国家建设输送钢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团队以教学与党建学习为导向,走进韶关精一钢业生产一线,参观韶钢高炉、1J22铁钴钒合金生产线、冷成型压延工艺,与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深度访谈与交流,了解韶钢发展历程和生产现状,近距离感受韶钢人五十年奋斗的情怀以及领略新质生产力在企业发展中形成的引领力。
因钢而立,由钢而兴。从一个小城跃身成为钢铁重镇,韶钢人用自己的双手,“冶炼”出属于自己的故乡文化。团队通过“观、听、触、感、学”,听取了韶钢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沉浸式地体验中国工业发展进程。
本次活动是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团队构建学校“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重要举措之一。团队在实践中重温中国百年工业变迁,感悟先进工业文化引领力,进一步坚定“工业报国、文化兴校”的信念。韶关精一钢业传承了优秀工业文化,有益于推动学校立足南粤,挖掘属地红色工业文化资源,探索以工业文化“小切口”,开展思政“大课堂”,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的道路。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撰文:霍廷菊,审核:胡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