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大新闻网讯)6月4日,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在广科大剧院举办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童心筑梦、快乐启航”汇报演出。本次汇演以专业技能课程为载体,演出分为歌唱类、舞蹈类、表演类、手工类及乐器演奏类五大类节目,旨在诠释“以爱育人、以智启智”的教育理念。我校副校长周小铁,艺术传媒学院院长陈华,党总支书记于玥,副院长肖宇霖,副书记范琳琳以及学前教育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晚会。
副校长周小铁致辞
副校长周小铁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加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力度,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化专业技能实训,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他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希望他们保持热爱教育、热爱生命的初心,不断追求卓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开场舞《阳光女孩阳光男孩》
伴随着经典旋律《阳光女孩阳光男孩》主题曲的响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充满青春活力的集体舞蹈拉开演出序幕。表演者通过整齐规范的动作编排和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展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扎实的舞蹈功底和积极的青春风貌。
合唱《走进新时代》
大气磅礴的合唱《走进新时代》震撼全场。嘹亮的嗓音穿透时空,饱满的情感直抵人心。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对伟大时代的深情礼赞,每一句歌词都激荡着奋进新征程的豪迈激情。
舞蹈《青花瓷》
在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青花瓷以清雅脱俗独树一帜。舞蹈《青花瓷》中,舞者们手持油纸伞,以伞为介勾勒青花线条,以身为器展现瓷釉光泽。节目通过肢体语言与道具的配合,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器乐合奏《春节序曲》
四位学生联袂演奏的经典曲目《春节序曲》获现场观众好评。演奏者通过琵琶、古筝与钢琴的协奏,精准呈现作品的音乐特色。乐曲以鲜明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音色对比,将中华传统节庆的欢乐祥和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舞蹈《永遇乐》
古典舞《永遇乐》取材于《诗经》,动作舒缓流畅如行云流水,尽显古典韵味中空灵、典雅的美感,仿佛将观众带入古老而诗意的年代,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与深邃。
手工作品展示《菊次郎的夏天》
在“变废为宝”手工作品秀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废弃材料创作的多件手工作品惊艳亮相:筷子变作岳阳楼、塑料瓶化作艺术灯、旧纸盒变作梦幻城堡……同学们用创意与巧手让废弃材料重获新生,每件作品都充满惊喜与环保理念。
舞蹈《爱我中华》
大型民族舞蹈《爱我中华》中,表演者身着各民族传统服饰,通过专业编排依次展示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不同民族舞蹈段落经精心设计自然过渡,巧妙诠释民族团结的主题内涵。舞蹈以极具冲击力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中华大地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瑰宝,热情讴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盛世图景。
服装表演《妙剪生花·废变霓虹》
服装表演《妙剪生花・废变霓虹》中,学生们以废旧布料为主要材料,融合传统剪纸、非遗簪花等工艺技法,创作出系列环保时装作品。学生们不仅展示了回收材料转化为时尚服饰的创新成果,更通过 T 台展示环节向观众完整呈现从材料回收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
舞蹈《天若有情》
由林敏老师编创的舞蹈作品《天若有情》精彩亮相。该作品创新性地融合古典舞与拉丁舞的表现形式,以电影《天若有情》的叙事结构为创作蓝本,通过跨舞种的艺术表达,展现叙事性舞蹈的独特魅力,在保持两种舞蹈艺术特色的同时实现了风格融合与艺术创新。
幼儿园歌曲联唱《童声悠悠》
幼儿园歌曲联唱《童声悠悠》展示了人声合唱艺术的综合训练成果。表演者通过多声部配合与和声处理,彰显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专业的演唱技巧展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舞蹈《水色》
傣族特色舞蹈《水色》中,演员们以标准的“三道弯”体态和专业舞蹈动作,配合葫芦丝配乐,生动展现傣族舞蹈的艺术特色。
舞蹈《挥手青春》
歌舞节目《挥手青春》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形式,展现青年学子对青春岁月的真挚表达。表演者以专业的艺术表现力诠释成长主题,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合唱《十送红军》
一曲悠扬穿越烽火岁月,声声动人诉说鱼水情深。同学们深情合唱经典曲目《十送红军》,通过多声部合唱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军民情谊,以专业的音乐表现力再现送别时的深情与革命必胜的信念。动人旋律在礼堂回荡,革命精神于歌声中传承,深深打动在场观众。
领导嘉宾和演出同学合影
本次学前教育专业汇报演出集中展示艺术传媒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与实践成效,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认知与技能提升,为增强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未来,艺术传媒学院将进一步探索职业本科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助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艺术传媒学院,撰文:于佳伶,编辑:熊诗雪,审核:陈华、林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