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

作者:陈毓秀    来源:    摄影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4-03    

 

 

  • 赛项名称

计算机网络应用
 

  • 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计算机网络的拓扑规划能力、IP地址规划能力、数据中心搭建与实施能力、设备配置与连接能力、服务的搭建与调试能力、应用的接入与测试能力、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及管理能力、无线传感网搭建与调试能力、中英文技术文档阅读和应用能力、工程现场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调能力、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引导高职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适应IT产业快速发展及云计算、数据中心大发展的趋势。
 

  • 竞赛方式与内容

竞赛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面向岗位技能,突出工程应用,体现新技术的应用。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须为2013年高职在籍学生,性别、年级不限。
比赛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在设备上完成计算机网络搭建和调试。
在设备上完成符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绿色、可靠、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系统及传感网的构建。在操作系统(Windows/Linux)上完成安全配置和应用管理。最后以设备配置文件、提交的文档和竞赛作品作为最终评分依据。
(二)竞赛内容
参赛队根据给定项目需求,完成一定规模符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绿色、可靠、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规划、IP地址规划、设备配置与连接、服务的搭建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物理链路的搭建与调试、无线传感网的搭建与调试等。同时考察学生的快速学习和应用能力,在竞赛中学生根据现场提供的中文或简单英文技术文档完成新技术或新特性的简单配置和应用。
 

  • 竞赛规则

1. 比赛场地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原则上不得离开比赛场地。
2.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3. 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统一提供,参赛队不得使用自带的任何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如硬盘、光盘、U盘、手机、随身听等。
4. 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
5. 参赛队在赛前10分钟领取比赛任务并进入比赛工位,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6. 比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指示。因选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而无法继续比赛的,裁判长有权决定中止该队比赛;非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裁决。
7. 比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已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配置文件和文档,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 评分方式与奖项设定

(一)评分方式
1. 评分方法
竞赛成绩评判将根据赛题分为两部分评分:
第一部分:“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组建”部分将以设备配置文件和文档实现评分。
第二部分:“网络综合布线及传感网”部分单独评分,重点考核实际操作技能与熟练程度,根据竞赛现场评定成绩。
2. 评分细则
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记参赛选手个人成绩;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裁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行为的,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具体比例如下:
第一部分:数据中心网络搭建和调试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包含了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占70%)。
第二部分:综合布线部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传感网根据竞赛题目要求评分(占25%)。
第三部分:职业规范、工程文档、团队风貌、分工与协作、着装与环境等(占5%)。
 
 
(二)奖项设定
赛项设参赛选手团体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 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 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 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 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 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的,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技术规范

 
 

  • 竞赛要求

“计算机网络应用竞赛”要求参赛选手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质
1.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2. 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3. 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吃苦耐劳。
4. 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安全生产。
5. 着装整洁,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有序,做到文明生产。
(二)相关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和分析一个企业网络的需求,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可靠、绿色、安全和智能计算机网络。
2. 根据需求建立企业总部到分支机构之间的通信方案,实现信息安全和高效传输。
3. 按照需求设计、搭建并测试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简单的无线传感网络。
4. 根据设计方案配置和调试路由器、交换机,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5. 配置和应用常用的广域网技术(如PPP等)。
6. 使用路由器内置功能实现基本防火墙功能。
7. 使用路由器内置功能配置远程安全连接技术(如IPSec VPN等)。
8. 使用交换机配置虚拟局域网技术,实现网络广播隔离与区域划分。
9. 使用交换机配置高可靠性技术(如链路聚合、DLDP 、BFD等),实现链路快速收敛。
10. 使用交换机配置生成树技术,实现网络冗余与备份。
11. 使用交换机配置VRRP技术,实现网关冗余与备份。
12. 使用交换机配置IRF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和高可靠。
13. 使用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路由技术(如静态、RIP、OSPF、BGP等),实现网络连通。
14. 使用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IPv6技术(如ND协议、隧道等),实现IPv6功能。
15. 使用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安全技术(如802.1x、SSH、ACL、NAT等)实现网络安全性。
16. 使用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网络管理技术(如TELNET、SNMP等)。
17. 使用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QoS,实现网络服务质量。
18. 根据现场提供的简单的技术文档完成新技术或新特性的简单配置和应用。
19. 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Linux),并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和应用管理。
20. 安装、配置Web、FTP、DNS、E-mail、DHCP服务(Windows/Linux)。能够熟练安装和配置Web、FTP、DNS、E-mail、DHCP等网络服务;能够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服务的安全配置和管理。
21.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Windows Server 域环境配置与管理、组策略;搭建CA服务实现SSL web服务;邮件加密和签名,保证邮件安全。
22. 数据库安装、管理与应用。能够熟练安装和配置数据库;能够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安全配置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系统。
23. 提供符合规范的系统级别的文档和示意图。
 

  • 竞赛环境
  1. 赛场环境设计

在2000㎡的面积上,按照U形布置50个竞赛工位。竞赛工位用板墙隔离,并标有醒目的工位编号,每个工位面积在15㎡左右,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每个比赛间标明编号。另外,设置评委/裁判会议室兼休息室1间,设备、材料、工具、耗材等储藏室1间。颁奖场地和参赛队休息场地另计。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良好、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电源,并提供应急的备用电源;提供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每个工位提供一个垃圾箱。
 

  1. 赛场开放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
 

  1. 工位与赛场布局

每个竞赛工位平面布局图如下:

三、竞赛技术平台
1.技术规范
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时要求遵循如下规范: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称
1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4 GB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5 GB/T22239-200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2.竞赛软件平台
竞赛将提供计算机并预装Windows 7、Microsoft Office 2010、Adobe Reader等常用软件。
竞赛相关软件主要包括:
 

  1. Windows 2003 Server企业版
  2. Windows 7
  3. Centos 5.8
  4. MySQL 5(Windows/Linux)
  5. Vmware Workstation 9
  6. Apache 2
  7. PHP 5

3.竞赛项目使用器材与技术平台


序号 类别 设备 厂商 型号 数量
1 硬件 路由器 H3C RT-MSR2630-AC 3
2 硬件 1端口增强型同/异步串口接口模块 H3C RT-SIC-1SAE-H3 6
3 硬件 同/异步串口(SA)V.35 DTE电缆(DB28) H3C CAB-V35DTE(DB28) 3
4 硬件 同/异步串口(SA)V.35 DCE电缆(DB28) H3C CAB-V35DCE(DB28) 3
5 硬件 数据中心交换机 H3C LS-5800-32C-H3 2
6 硬件 SFP+电缆0.65m H3C LSWM1STK 2
7 硬件 三层交换机 H3C LS-3600V2-28TP-EI 3
8 硬件 钢制实训墙组 企想 QX-PAW-L1.1 1
9 硬件 光缆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企想 QXPLD-PX13-C 1
10 硬件 综合布线工具箱 企想 QXPNT-13-1 1
11 硬件 光纤工具箱 企想 QXPNT-13-2 1
12 硬件 电动工具箱 企想 QXPNT-13-3 1
13 硬件 网线 国产   1
14 硬件 光纤 国产   20
15 硬件 25对大对数 国产   20
16 硬件 配套附材(底盒、面板、模块、线管、线槽等) 国产   1
17 硬件 无线传感网组网套件 企想 QXZIGWS-13 1
18 硬件 无线传感网应用平台软件 企想 QX-ZIG-SW13 1
19 硬件 个人电脑 -   5
20 硬件 打印机 -   1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体的名称;不接受跨省组队报名。
2.参赛队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2013年在籍高职学生组成,性别和年级不限,包括队长1名。
3.指导教师:每支参赛队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4.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在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要求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允许指导教师缺席。
二、指导教师须知
1.严格遵守赛场的规章制度,服从裁判,文明竞赛。持证进入赛场,禁止将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带入赛场。
2.比赛过程中,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领队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3.现场指导教师必须预先报名,确定后不允许更换。现场指导教师以实名制进入赛场。
4.在竞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守大赛的统一安排进场指导,准时进场、准时离场,不能借故拖延。
5.指导教师进入现场后,仅限于口头指导,不得亲自动手操作任何与比赛有关的工具和设备;禁止指导教师书写、传递、夹带纸片等任何资料;不得串岗,仅限于在赛场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如有违反此项规定的,该参赛队将被取消竞赛成绩。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参赛选手凭证进入赛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戴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的电子文档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如U盘)。竞赛统一提供计算机以及应用软件。
4.各参赛队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入场后,赛场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共同确认操作条件及设备状况,参赛队员必须确认材料、工具等。
5.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设备。各参赛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赛位上完成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6.竞赛过程中,因严重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例如因综合布线发生短路导致赛场断电、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现场裁判员有权中止该队比赛。
7.在一天的比赛期间,选手在8:30-14:30连续工作,午饭不离场,食品、饮水等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饮食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8.凡在竞赛期间提前离开的选手,当天不得返回赛场。
9.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
10.在竞赛中如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经裁判员确认后,可向裁判长申请补足排除故障的时间。
11.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裁判员记录竞赛终止时间。竞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作。
12.各竞赛队按照大赛要求和赛题要求提交竞赛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记号。
13.竞赛操作结束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本科)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
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电话:020-87410788(校办)
建议反馈:
ppzx@gzkjxy.net
网站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