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提升教师职教能力,搭建教师之间相互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结合学院教师课程设计比赛,系决定于5月下旬举行教师课程设计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 比赛活动组织及进程安排
本次活动分系预赛、决赛两个阶段。系决赛前2名选拔参加学院比赛。
1.系成立比赛评比小组。
组长:陈政石
副组长:兰娅勋 李力
组员:张艳梅、陈毓秀 黄维昌 张晓萍
2.预赛阶段:2014年5月1日至5月12日。
3.决赛阶段:定于5月21日下午举行。
4.比赛名额:各教研室推荐至少一名及以上教师参加预赛,即没有上限名额;按照学院所给比例,系决赛将从中选拔出2名教师参加全院比赛。
二、比赛内容和形式
本次大赛分教学设计和说课两个部分,教学设计占总分值的70%,说课占总分值的30%。1、教学设计部分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和一个单元设计,5月12之前评委将选手提交的纸
质材料进行初选,评委将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全程的总体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各模块学时的分配、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选择不同教学策略的理由。
(2)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的主要环节设计。
(3)如何针对课程特点有效设计教、学双向互动环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4)教学模式设计:要在充分分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5)教学方法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2、说课部分要求说课程总体设计,时间20分钟,用PPT进行展示。主要从教学形态和
语言、教学内容实施方面进行评价
(1)课程内容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并介绍前沿性技术及发展趋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业课程要引入行业标准,融入职业资格认证等相关内容;公共基础课要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贴近专业,讲求实效。
三、奖励办法
系决赛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评审结果将在全系范围内公布,并于期末召开表彰大会,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四、其他说明
1.每位老师于比赛前将说课PPT准备好;
2.各教研室主任请认真组织好预赛,将这次比赛作为全教研室教师的一次教学交流活动。
3.参加系决赛的选手根据抽签结果决定出场顺序;说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附件1:《电子信息系教师说课比赛安排表》待定
附件2:《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说课比赛评分标准》(专业课)
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评价条目 |
评价指标 |
分值 |
得分 |
|
一、 整 体 设 计 40分 |
1-1 教学目标 |
①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可检测;②教学目标体现职业岗位要求,突出能力目标; |
5 |
|
1-2 课程内容组织 |
①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②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③符合认知规律。 |
10 |
|
|
1-3 能力训练项目 |
①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可操作,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明确;②项目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科学合理;③具有可展示、检查、评价实操性结果的要求; |
10 |
|
|
1-4 教学实施 |
①体现教、学、做一体,模式先进,可操作性强;②教学方法灵活;③现代教学手段和仿真教学环境设计应用适当。 |
10 |
|
|
1-5 考核方式 |
①评价体系与教学内容一一对应;②评价标准规范、具体,且结合行业岗位标准;③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
5 |
|
|
二、 单 元 设 计 30分 |
2-1 单元定位和目标 |
①本单元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定位准确,单元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培养目标要求;②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以及重点难点分析到位。 |
10 |
|
2-2 教学模式 |
①教学以任务引领,教学过程是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②教、学、做一体,模式先进,可操作性强。 |
10 |
|
|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
①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适用;②学法指导针对性强、效果好。 |
5 |
|
|
2-4 课堂考核 |
①课堂考核标准具体、详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②考核可操作性强,评价公平、公正。 |
5 |
|
|
三、 现场 说课 30分 |
3-1 语言表达 |
①普通话标准,语言规范、流畅,感染力强 |
5 |
|
3-2 仪表仪态 |
①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
5 |
|
|
3-3 课件应用 |
①设计合理,制作美观、实用,操作熟练。 |
5 |
|
|
3-4 内容陈述 |
①表述清晰,层次清楚,观点准确。 |
15 |
|
|
点评与结论 |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