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于月日晚点,听了邓老师《性心理学》的公选课。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到课的学生仍然坐满了大课室。课后沟通的过程中,我十分认真向她请教:您今年才满岁,入职时间也不长,为什么在校内开设《性心理学》这门公选课?
她也十分认真地告诉我:“性是人类保留最本能的一个领域,但也是最纷纭复杂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最隐秘的私事,但也是最流行的社会话题;是许多人自以为都知道的事,但也是存在最多谬误的地方;看似是一个最激动人心充满爱的地方,但也是一个暗藏变态和暴力的痛苦深渊。”
“卖淫嫖娼之风屡禁不止,女性频遭性骚扰;同性恋及借腹生子、精子银行等与性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日益增加,全球艾滋病形势严峻。这一系列问题都告诉我们,提高性道德、防范性犯罪、预防性变态已经是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同时也给我们的性教育敲响了警钟。”
她运用案例教学法,用事实说话,一个问题就有一个案例。一堂课里举出七个案例,鲜活的人,真实的事,使人脑洞大开。
她口若悬河:“受益于导师的专业培养以及临床实习的见闻,我大胆尝试在校内开设《性心理学》这门公选课,初衷在于普及大学生的性心理常识,澄清常见的认识误区;学习了解两性间的心理差异,
“选课时,情况非常热烈,但听课的同学显得比较羞涩,也有些同学想选修,但受“谈性色变”的影响不好意思选。其实,性心理就是普通人的心理,因为人总是有性别的,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大多是具有性别差异的。性交行为虽然只是一瞬即逝的事,所涉及的相关因素确实广泛的、多方面的。性行为的健康及变态与否,取决于漫长的性别的塑造和性别角色的养成过程。因此,性心理研究不只是局限于性行为的心理,还包括对性别的心理、性的发育、爱情、婚姻、性态度、性别角色、性文化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她见地深邃:“《中庸》里说得精彩“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等于说,由男女之道,推及世间的一切道理。我希望通过《性心理学》的课程,让后的大学生更加科学、宽容地看待性,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