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记得外语外贸学院在校运会的一句口号“世界这么大,学外语去看看”。是的,离开国门,到一个新的国度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是我们每个学外语的学生的梦想。很荣幸学校能够给予我这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鎏金的八月,披着一缕朝霞的荣耀,我们走出了机场,踏上了德国的土地,到达第一个城市,杜塞尔多夫。
此次行程,一方面是到大学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了解德国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较为著名的德国制造企业进行公务访问,领略德国顶尖科技实力。最后一项是,对有历史含义的景点,建筑的参观,感受当地人文气息与文化差异。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杜塞尔多夫应用大学。
这里的大学有三个特点,无围墙,无体育馆,无考勤。同时,每一栋教学楼的装修颜色都不同,并且是由该学学生自己设计的。象征了德国较自由的教育制度。相对于中国的教育,两者还是有较为大的差别。
课堂上,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一边读书,一边在企业实习,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就职。因为他们多数人认为,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将其运用起来,所以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接着,我们的行程来到了斯图加特等城市。我们有幸来到德国工业制造企业,关于德国工业品牌,其中奔驰,宝马,西门子.....我们都耳熟能详。这次,我们走进了奔驰生产线,以及当地几个著名企业,见证德国工业4.0的伟大科技。
何为工业4.0? 即解放双手。生产车间全部自动化,机器人操作。工厂里无数个机械手臂无时不在运作着,这些便是工业4.0的产物,代表了德国的最高水平的工业制造技术。
"以人为本"是德国企业的核心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更懂得如何保护员工。如图示等类似防护工具,都是德国工厂保护工人的基本设备。
说到德国企业,不得不提德国的工匠精神。秉承着认真,严谨的精神和做事态度,德国多数的发明都是在工厂里衍生出来的。
参观完这些大学和工厂之后,许多观点浮现在脑海里。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我们大学生,首先应该学会修身。德国在青年人培养和职业教育方面的远见卓识是我这次德国之行最大的收获。学生们在双元制体系下,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之努力,并且在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德国工匠精神之所以屹立在世界之颠,原因正在于此。大学里浑浑噩噩是不会有前途的,德国的大学生们很苦,但是他们乐在其中。“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是当代德国大学生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学习。
了解过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企业的发展之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海德堡,克隆,新天鹅堡等著名地点,领略了一番德国独有的文化气息。
德国的风景是那么美,即便在一些工业重镇也丝毫感觉不到烟囱林立和重霾弥漫,等待我们的只有温暖的阳光,微凉的清风。
德国人是多么重视历史,他们把一切古老的建筑物都好好的保养起来,并让其成为当地的象征。
不管是科隆大教堂,还是马克思曾就读的海德堡大学哲学系,几百年历史的图书馆……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其完好程度会让你震惊不已。
在此之前,省教育厅提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我深思,德国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他们还是宁愿尊重历史,保护历史遗迹。同时,我也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我们也故宫,长城,天安门…… 都说“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我不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我们只是缺少了发现的眼睛,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除了在学业上努力之外,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国家的历史,关注我们国家发展,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只有做到“家国情怀”,你才能获得“国际视野”。
从此次“助梦扬帆”游学和相伴一路良师益友中,我收获甚多。第一,我确立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会秉承德国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第二,除了自身的发展,我们还需通过不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学到更多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第三,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优秀人才相处,我发现了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他们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去学习。虽然已经踏出校门,但学习精神永在。
最后感谢学校能给予我这么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感谢教导过我的每一位老师。祝学校越办越好,老师们心想事成。